线下融合
以下观点,来自某位资深自闭症康复师:
可能被外面的车吸引;
或者学生已经建立起习惯反射,门一开就应该往外跑;
或者学生就是喜欢老师气急败坏地在身后追的场景——他知道一冲出门就一定会有这样的预期效果。
孩子所期待的乐趣可能就是父母被迫不停作答的举动;
或者正期待作答过程中出现的某个特别的音节;
或者期待父母回答时露出的某个特定表情;
首先,同理心涉及比事实或情感更加抽象的情感
其次,同理心通常会涉及理解他人的体验,但是自闭症人士的感觉程度与他人不同,很难理解到他人的体验;
再次,同理心还涉及对两个不同思想的同时把握,即同时把握你的感受和我的感受,在自闭症的认知中可能很难
自闭症人士组织自己行为的能力存在显著缺陷,他们之所以做得少,是因为他们的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启动;
在认知上未能充分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要求;
未能理解自己达到要求会有怎样的奖励;
自闭症人士感觉加工上的差异,那些惯常的奖励物对他来说,可能毫无意义;
自闭症学生可能缺乏时间观念,因而教师或家长认为的“长时间”呆坐或呆站,对他来说,可能仅算是个短暂的中断而已
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写这篇文章其实是想告诉大家 ,自闭症的每个特异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,我们不能把他们视作“傻子”,而要尝试去理解他们,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,这样才能给他们最适合的教育康复。